金礦選礦生產線中的混汞法根據其生產方式可分為內部混汞法和外部混汞法。砂金礦山普遍采用混汞法從重砂礦物中分離金,但在脈金礦山,混汞通常作為聯合工藝的一部分,與浮選、重選和氰化相配合,主要用于促進粗粒單體金的收集。
內混汞是在混汞筒或磨礦機中進行的,可以很好地控制汞污染。
外部混汞的主要設備是混汞板,由支架、床面和汞板組成。汞板材有紫銅板、鍍銀銅板和汞板等,其中鍍銀銅板的混汞效果最好。為了鍍銀和便于生產中的更換,電解銅板通常被切成寬度為400 ~ 600毫米、長度為800 ~ 1200毫米的小塊。鍍銀后,根據支架的傾斜方向將它們一個接一個地放在床面上。
汞板面積的確定與待處理礦石的數量、礦石的性質以及汞混汞作業在選金流程中的作用有關。通常,在礦漿流動深度為5 ~ 8毫米、流速為0.5 ~ 0.7米/秒的條件下,處理一噸礦石所需的汞板面積為0.05 ~ 0.5平方米/噸/天。如果混汞僅用于收集大顆粒的游離金,其尾礦仍需浮選、重選和氰化,公共定額可設定為0.1 ~ 0.2 m2/噸每日。
混汞作業條件:給礦濃度10 ~ 25%,給礦粒度3 ~ 0.4mm,礦漿流量0.5 ~ 0.7米/秒,汞耗3 ~ 8g/t。
汞讀防護:汞可以以液體、鹽和蒸汽的形式通過皮膚、粘膜和呼吸道侵入人體。汞可以在腎臟、肝臟、大腦、肺、骨骼和其他器官中遷移,導致中毒。尤其是汞蒸氣對人體危害最大,可導致急性或慢性中毒。中國規定空氣含量不得超過0.01 ~ 0.02毫克/立方米,工業廢水中汞及其化合物的最大允許濃度為0.05毫克/升。
為了保護環境免受污染和保護工人的健康,應該限制混合汞的使用。一些國外國家已經禁止使用混合汞,但在中國只有少數金礦和一些地方小礦仍在使用混合汞。對于有混汞作業的整個現場,必須防止汞中毒:(1)建立嚴格的混汞作業制度。汞容器應密封,以防止汞蒸汽溢出;混合汞時,請佩戴防護設備,以避免汞與皮膚直接接觸;不要在有汞的房間里儲存食物、吃東西或抽煙。(2)混汞車間和煉金室應加強通風,汞膏洗滌等操作應在帶通風裝置的操作櫥內進行。(3)有汞作業的車間地面應采用不吸收汞的材料建造,地面坡度應為1 ~ 3%。墻壁和地面應保持光滑,并定期用肥皂水或KMnO4溶液(1:1000)清洗。(4)汞收集裝置應設置在操作柜下方和室外的污水井,以盡可能避免汞的流失。(5)使用汞作業的車間應采用二氧化錳吸收法定期清洗,該方法對空氣中汞蒸氣的吸收率可達99%。